新闻资讯
有一天,突然在想,苏州这座城市,倘若没有了那些或大或小的园林,还能叫“天堂”吗?
带着这个疑问,在一个阴雨过后的日子,我来到了艺圃。
▲这是来苏州十来年里,我第一次到这个园子去。寻着手机地图,穿堂过巷的,这座园子还不太容易找。相比拙政园、狮子林,艺圃算是“天堂”里最隐逸的园林了吧。
▲好在,通往艺圃的路上,各种指示还很醒目,指引着你前行。
▲一直以为,一个城市的文化不是空洞的。这不,一定是巷内的哪位,舞文弄墨传达健康、道德的一些理念,末了落款告诉 你艺圃的方向。认真的文艺范,浓浓的文化味。
▲幽深的巷子,老苏州的生活空间。
▲艺圃所在的行政街道叫桃花坞。离阊门、金门很近,直到民国,这里仍还算是苏州最为繁华的地方之一。
▲斑驳的老墙上,绿绿的青苔长得正旺,这恰是姑苏城里的味道。
▲不一会,来到了文衙弄,抬头一看,终于找到艺圃。2000年,列入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》;在2006年,这座园子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。
▲艺圃的入口,也很简洁,不是高大的砖雕门楼,也不是气派的门厅,简洁得如同一般的民居模样。可往里一走,灰白的山墙下,湖石花坛,茂密的书带草,几株造型小巧的植物,豁然开朗。
▲再往里走,有一个砖细的圆洞门,对景自有乾坤。
▲进了门屋,顺着石块铺设的弄堂一直往里走,两边依然是斑驳的老墙头,几株紫藤长得很旺,顶上是密密麻麻的枝叶,墙上的花窗有风拂来,仿佛有一阵花香。
▲艺圃前身是明代进士袁祖庚所建的醉颖堂。袁官至浙江按察副使(考核官吏、管理司法的官),四十岁后辞官退隐,在此造宅园,悬挂匾额曰“城市山林”。1659年,清初为明崇祯进士姜埰(号敬亭,山东莱阳人)辗转寓居苏州,成了艺圃的第三任主人,并改药圃为颐圃、敬亭山房。姜埰逝世,次子姜实节又将敬亭山房改名为艺圃。
▲后来此园又数易其主,但园名仍叫艺圃。道光十九年(公元1839年)绸缎同业立为“七襄公所”,现留有小篆匾额。到了民国初,由于经济问题,园内房屋出租为民宅,艺圃变得支离零落,破败不堪。上世纪80年代,政府出资对其进行了完整修缮,2001年又把东部住宅部分收归艺圃,修复开放。
▲如同它的几任主人,艺圃的风骨是质朴、雅致、宁静而低调的。池中香暗渡 亭外风徐来。
▲艺圃的第二任主人是明代状元文震孟(文征明之曾孙),官至大学士,改“醉颖堂”名为“药圃”,文震孟尽管地位愈来愈高,但在艺圃却从未扩充过一分土地、加建过一楹房屋,基本上保存了“醉颖堂”时期“写意山水园”的特色。修缮后的窗是典型的明式格子窗,窗外的亭子就是艺圃有名的“乳鱼亭”,同样体现了明代的风格,据说部分构件为明代遗物。
▲进了乳鱼亭,西边就是一潭清池。艺圃5亩大的范围内,这池子占了近五分之一,算是整座园子的中心。
▲从乳鱼亭向西,一道石板桥轻架于池水水口之上。
▲沿着边上的石质铺地,蜿蜒向前,可上南之山林,也可达西之浴鸥池。
▲池之西南有高墙突起,爬满了绿绿的爬山虎。墙后即是园中园和香草居等。
▲进到池边,像是木槿花,恰看到一朵含苞未放。
▲一朵已盛开,煞是美妙。
▲池之北为“延光阁”、“博雅堂”建筑。
▲池之南为高起的太湖石假山,营造了山石嶙峋、环境古朴的山川意境。上有灌木、乔木、高大古树,树下有一方六角亭,名曰“朝爽亭”,为全园最高点。
▲池之西南的高墙之内,过“浴鸥”圆洞门,峰回路转,有芹庐小院,步入院门,院中有小池,似与大池相通。这个角度的景致,在苏州园林中只有此例。
▲石桥浮水乳鱼,荷溆傍山浴鸥。池中荷叶漂浮,清新可鉴,别有韵味。
▲幽静的山林野趣意味。
▲香草居和南斋分别是园主长子和次子的书房,两斋互为对照,中间一个天井。书斋墙壁开设明窗,窗外雨打芭蕉,环境幽僻,安静雅致,是读书和静心的好地方。
▲天井里鹅卵石铺地,苔藓在卵石之间悄然生长,历经春夏秋冬,循环往复。
▲艺圃虽小,但隐逸中先扬后抑,园中有园,小中见大,传承了苏州园林的惯存的气脉和韵味。
▲过香草居,往北一条幽深的长廊,这便是“响月廊”。响同享,意思是在此可享受皓洁月色。途中恰遇一阿婆,抱着一岁多大小孩,说着软软的苏州话,坐在长廊边逗着孩子,正真的天伦之享。
▲响月廊的边上,即是池水西岸,田田荷叶与东边的乳鱼亭相得益彰。
▲红花檵木粉粉嫩嫩的,此时也开得正好。
▲池子的角落里,一弯小船静静的停着,想必要到了秋天荷叶凋零后,采藕清理湖面之用?
▲在继续,峰回路转,院子里的花坛,小巧玲珑,几簇野花,一株绿草,三块太湖石,营造一个独我的世界。
▲顺着鹅卵石的铺地,来到的是博雅堂,为艺圃的住宅部分,也是园中主要厅堂。
▲堂前院子的铺地极为讲究,用的都是较为常见的材料,比如颜色各异的碎石、瓦片、缸片、小青砖等,但一经组合拼装,各种极具艺术感的图案让你赏心悦目。
▲院南临池处,建有水榭五间,两侧厢房则与池水东、西两面的厢房相连。日常是老苏州喝茶聚会的热点地方。
▲栏杆外面,清清的水池里,鱼戏其间。我们在看鱼,鱼是否也能看到我们呢?
▲这个角度,能看到南部的山林和高墙,景色甚为独特。
▲周末节假日,水榭里喝茶或聚会的人很多,经常是客满。有时候,这里也有偿举办一些茶会之类的活动,尤其备受老外和港澳台游客喜欢。
▲来到东北部住宅区域,是世纶堂和东莱草堂。天井里,两株巨大的白玉兰,天井南侧为一精致的砖雕门楼,上刻“刚健中正”,笔力苍劲有力,浑朴自然。
▲世纶堂庭院深深,堂名取自于《礼记·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”。
▲厅堂的营造也极花心思,中间的大门,为增加防火防盗之功用,上铆磨细方砖,做工精细。
▲东莱草堂名为姜埰所起,其故乡为山东莱阳,为了纪念自己的家乡,故取此名。
▲艺圃正是如此隐逸中,绽放独有的历史和优雅。以如此尺寸之地而营造如此丰富的园林景观,这在以“小园极则”而著称的网师园中也是没有的。精妙绝伦,是园林营造的典范,值得游览。
▲园林原本是那些旧时的文人栖隐姑苏的地方。人生如行船破浪,舟需时常栖息休整,艺圃以原本的样貌,为后来人能有一方栖养心灵的“天堂”,确也是一件好事,悠哉,妙哉!